游客您好
第三方账号登录
  •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30-20:3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13105665566

    电子邮件

    2458797171@qq.com
  • 环保学社APP

   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

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微信公众号

推荐阅读
admin [管理员]
浙江省杭州市 | 高级工程师
  • 关注4
  • 粉丝95
  • 帖子750
精选帖子

[市场动态] 暴跌、退市、卖身...缺钱的环保企业,这两年都在如何“自救”?

    [复制链接]
369 3
admin 发表于 2022-12-14 11:46:08 | 只看该作者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· 来自 浙江杭州

: V: f; Z# j2 D3 q9 O( }: R1 S6 b  环保企业又缺钱了。来自:25hb.com

- B" S+ y# l) f  最近各大环保公司的三季报纷纷出炉。据统计,其中近五成企业营收负增长,六成多净利润下滑,3-5家出现亏损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不少人纳闷,明明发展需求旺盛,政策扶持和利好也不断加大,为何环保行业依旧“闹钱荒”?
; g* P+ i) Q! }! }# I 来自:25hb.com
  01 为什么环保绕不开钱的问题?
' r: P# A5 v8 ]& |
2 ?* x9 h: d( x9 u  表面风光的环保热潮下,其实个个都缺钱来自:25hb.com

6 _3 l  o0 r" W) U( I' K/ U. ^  环保行业,从根本上讲,就是需要大笔的资金进行推动和发展,是一个缺钱甚至“烧钱”的行业。对广大环保企业而言,想要把规模做大、项目做多,也会一直处于一个缺钱的状态。叫停PPP、金融“去杠杆”、债务危机接踵而至,企业面临“生存难”。
8 I3 M8 d* T, \9 U3 t
  t9 N4 n, i+ f. Q4 c  2018年开始,环保行业接连遇挫。前有国家大规模清理PPP,金融领域去杠杆强监管两座大山压下,市场融资环境持续收紧。后有环保龙头们的债务违约与发债失利,使得前几年迅速、快速扩张引发的资金压力迅速升高。部分环保企业杠杆无序扩张、刚性兑付、资金空转等问题纷纷浮现。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暴雷的环保公司也不在少数,剩下的那些也大都如履薄冰。东方园林、巴安水务等都曾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、资不抵债、债务违约等情况。
! u7 V& @6 _" ~0 N/ O9 m; p8 u
( O7 T1 A5 I. m$ j3 n2 l  到这里,环保企业正在面临的已经不是发展问题,而是生存问题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前期投资规模大,现金流缺口长期“亏空”。紧接着回归环保行业的基础底层逻辑。环保产业多涉及生产设备改造升级、治理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与安装等,前期投资规模较大,现金流持续为负一直都是常态。由于其天然的营业周期长、资金回笼慢、叠加投资活动流出现金较多,导致环保企业现金流缺口一直较为严重。应收占比高,回款慢,环保企业深陷“纸面富贵”。
$ r8 w. y$ E9 a
: k% g% M4 p3 u$ x% o/ P  出于行业特性,应收账款拖欠,一直是环保行业的难点和痛点。
7 l7 z( m( E" ]- Q0 ^, v$ [: g: x% Z& h 来自:25hb.com
  环境治理工程一般涉及主体较多,项目建设投资大,运营周期长。在环境治理项目中,环保公司通常采用EPC、PC等模式提供项目的工程建造服务,以及通过BOT、PPP项目投资的方式来获取运营收益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前者客户多为市政单位、国有企业等,资金的内部审批程序和落实时间较长,导致环保企业无法迅速回款。后者则是通过项目的后续运营来回收成本和获利,回款时间更加漫长。
- {+ I; N* F7 f( x& I. v4 k 来自:25hb.com
  2019年,卓锦环保应收账款净额为1.71亿元,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的62.25%,应收账款制约现金流。
$ f# V" U- F7 V" i5 m. F
+ C! z$ \; e& h/ f" v' n  2020年,天源环保营收5.5亿元,其中应收帐款却占比高达50%,“纸面富贵”难掩缺钱事实。来自:25hb.com

- u: s1 ^7 C* m  2021年上半年,中科环保应收帐款为4.39亿元,占同期营收比例为58.93%,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来自:25hb.com

. u+ ?$ O) F+ w, {' }! Q% T8 Q3 Z  2021年,清新环境应收帐款44.亿元,占当期营收的64%,风险指数直线上升。
# n8 U) ]7 ?1 B2 D* h8 j 来自:25hb.com
  可以看出,部分环保公司的应收账款,已经占到了当期营收的50%以上,风险居高不下。此外,这两年起起伏伏、断断续续的疫情,也进一步拖慢了回款速度。那么在此情况下,钱从哪来?不少环保企业渴望找到答案。
! _8 }" j0 f) O9 G& |; u( P
" |/ U' S  E: h9 ?1 b  02 严峻形势之下如何破解“钱荒”窘境?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国资频频“救场”,民企主动“谋生”。
9 k/ r  o- m9 e3 J0 v# y( |. F 来自:25hb.com
  七八年前,环保产业还红极一时,许多环保民企紧抓政策利好带来的机遇,纷纷走过一段高歌猛进的扩张期。2018年以后,环保行业市场风起云涌、瞬息万变。民营企业遭遇内外夹击,内耗剧增、业绩不佳、资金链断裂等,导致行业与时局割裂严重。有关民营环保股暴跌,企业破产、倒闭、退市、“卖身”的消息,一直不绝于耳。来自:25hb.com

2 V- T. ^/ P  E$ T  用“寒冬”来形容当时的环保市场不为过,环保民企一度在逆境中低迷度日。不少行业巨头同样身处低潮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但是他们却在低谷中竭力谋求生存机遇,进行“自救”。他们中有的选择转让控制权与国资合作,有的正在谋求国资支持。国资、央企纷至沓来,头部民企「混改潮」火势不减。都说环保吃的是国家饭,这话没毛病。在市场低迷不振的萧条时刻,国家“带资进场”,拯救一众游走危险边缘的环保民企。
9 e) W, Y5 h2 x9 V" @" I* W9 T
) m1 Q' W+ t8 {  [3 x1 V  据统计,2021年国内环保行业前十强,仅剩3家民企。三聚环保、环能科技、国祯环保、清新环境、东方园林、雪浪环境、碧水源等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控股权都发生了变化,控股权受方以国企和央企为主。来自:25hb.com

+ _, i- q. h! _3 _  从当前环保行业混改情况来看,混改浪潮也是只增不减。不夸张地说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国企、央企会形成重要的中坚力量。
4 V% a% N" @6 C1 i* c
( R( ~. l: q" a8 d) |  地方水务加速集团化、规模化,大型水务集团“势如破竹”。环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,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,环保集团已成多省“标配”。自2021年以来,山东、江苏、广州、四川等地相继成立省级大型环保集团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成立的省级环保集团约30个。来自:25hb.com

/ O# z! l- g$ F1 S" K  纵观这些地方水务集团的成立,明显可以看到一个趋势:水务一体化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过去,地方环保平台即使依靠资源优势拿下了环境治理项目,也没有能力自己完成,还是得寻找专业力量来解决。现在,地方环保平台和民营技术企业分工合作,前者负责投资、谈生意和拿项目,后者负责建设、运营和维护。来自:25hb.com

/ P% N1 C- ~( p/ X( u  Y. `, h+ w  至此,新的环保商业模式悄然上演。来自:25hb.com

9 R$ Y( y* L# \% @6 E( K  细分赛道乘势而起,「专精特新」成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“急救良方”。进不了“国家队”,也没能“拥抱”上环保集团,环保企业中占数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怎么办?环保公司纷纷开始想着法的寻找出路。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  于是,“专精特精”赛道持续加码,给出了一条光明大道。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“高质量发展”,这就意味着,未来在针对各产业的举措上将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展开,其中当然包括环保行业。实现高质量发展,“专精特精”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。
+ v/ J# i4 U+ `9 ~% Y" f& R( \
% g  i3 U5 g( c- s. a$ {, O& T  据全联环境商会梳理,截至工信部已经审核并认定的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达9119家企业,其中环境企业400余家,占比约4.5%。
# {& p& `7 b5 S' i+ N 来自:25hb.com
来自:25hb.com
图片来源于:清科毓辰
  e1 k6 G+ B& ]+ \! c 来自:25hb.com
  对于中小企业占比达8成以上的环保行业来说,走“专精特精”之路,已然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。发展有道,大有可为。身处行业洗牌与国资的夹缝中,想要分得“环保一杯羹”,抓住“专精特新”的风口才是王道。来自:25hb.com

* o: {' Y; T9 F/ ~/ W& ]8 t0 i  03 困难重重的环保路真的只是缺钱吗?来自:25hb.com

4 U) }  Z% u# F- _- _$ {  矫正恶性低价竞争、压实政府责任感。许多人把这当下环保企业的艰难归咎于“没钱”,也对也不对。污染治理固然离不开资金投入,但不得不承认,当前环保行业的其他方面尚有不足。全维度活跃环保行业,才是“拯救”缺钱企业的治本之道。来自:25hb.com

& v- p& j' G  H0 v# ~  从国家政策方面看,应该进一步完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,给予关键性政策支持。建立长效、常态化沟通机制,以及更加平等、规范的市场主体关系。其一,不要让大家觉得“国家队”进场完全就是来挤压民企空间,它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互助共赢模式。其二,矫正环保市场低价恶性竞争和资源分配失衡的现象,将秩序全力拉回正轨。同时,要压实地方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,加强政府履约能力,积极解决“拖欠问题”,提高政府信用度。
* h# ~+ P& A8 r8 r/ f) j6 \ 来自:25hb.com
  回归企业本身,“想要活下去、甚至活得好”,相关企业应尽快告别无序、冒进式扩张,把握自身内功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。尤其是一部分民企,更要在技术创新、市场开拓能力、运营服务等方面自我精进,把企业转型升级当作抓手,从而立足长期发展根本。
" Y, @5 P! I4 e* _: n, r9 w
" l7 U1 B: t/ P  j. ~1 t0 Z  时至今日,在多方共同推进下,整个环保行业正在慢慢恢复元气,重回赛道。来自:25hb.com

' N+ i1 p5 |9 i  04 结语
" g* _) S5 q- J3 _7 }; {/ ] 来自:25hb.com
  纵观环保发展之路,外部环境复杂多变,行业兴衰起伏波荡。来自:25hb.com

& B' P1 _, M0 N4 {1 |  环保企业一定要积极适应变化,扬长避短,建立核心竞争力,才可能在后疫情时代立于不败之地,甚至乘上东风,与时代同频共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会员发表,不代表网站的观点;部分资料版权未知,仅用于交流学习,网站建议购买正版软件、书籍。       举报


收藏 1 转播 淘帖0 支持 2 反对 0

精彩评论3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沙发
熊小夏 发表于 2022-12-15 09:10:36 | 只看该作者 · 来自 浙江杭州
这两年没被裁员真的是幸运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sd848 发表于 2023-1-13 08:39:46 | 只看该作者 · 来自 浙江杭州
还能不能搞啊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lxmin123 发表于 5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 · 来自 山东德州
现在越来越难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右上角“高级模式”进入更多文字、附件、图片等编辑模式;
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,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;
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,禁止回复表情、数字等无意义内容;
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,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;
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,抵制“黄赌毒诈”等违法信息!
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侵权申诉 | 帮助中心 | 浙ICP备13003616号-2  | 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

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,不代表本站的立场;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,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。

Copyright © 2010- 开云平台|开云开云平台(http://www.qhrbw.com)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© 2001- Comsenz Inc.